分享好友 展会资讯首页 展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走进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 探访“人工智能+医疗医药”创新风潮

2024-05-09 23:57IP属地 广东佛山1050证券日报网

  如今,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让医疗服务越来越便捷,在5月8日召开的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AI辅助诊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新应用,让人们对“人工智能+医疗医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医疗医药领域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AIGC打通智能诊疗产业链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作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新兴技术,已经在诊疗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此次展会上,不仅有人工智能专家问诊系统展示,还有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亮相,实现从问诊到用药指导全程覆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临床科研项目研究平台,进一步打通了诊疗产业链。

  在医疗领域中全面推广人工智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惠每数科(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惠每数科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他们并不从底层研发大模型,而是与国内头部大语言模型合作,依托自己独家医疗行业数据库打造医疗专业内容创作解决方案,已成功研发了产品AIGC“小每MIA”。

  利用AIGC强大的信息检索、知识整合与生成能力,该客户经理介绍,“小每MIA”能够深度参与到药企各项工作中,从企业内部管理、到医生私域运营、再到患者病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各个环节的精准医学运营内容产出,保障信息准确、可靠、合规,将成为企业工作中的有力智能辅助工具,有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AIGC可在诊前、诊中、诊后赋能医疗场景,包括个性化诊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交互式的患者教育与健康管理等,对医生来说,AIGC也为医学研究和相关内容生成带来变革,提升医学研究的工作效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形成研究成果,都是临床科研的挑战。”四川数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焦龙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数愈”人工智能临床科研平台如何赋能医学科研工作者,加速临床科研数字化转型。

  焦龙说,在科研选题方面,通过系统提供的智能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功能,能让研究者找到研究热点;立项依据方面,基于选题的参考文献,自动生成立项依据报告;Meta分析(Meta分析属于一种统计学方法)方面,通过智能化文献检索、筛选、数据提取、处理和分析,可以大幅提升Meta分析科研效率;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方面,基于大数据智能化,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同类型的临床试验方案参考。

  人工智能技术多场景下沉

  除了已经日渐成熟的诊疗场景,在预防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早期预测部分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在诊断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影像学数据,辅助医生精准治疗。

  浙江卡易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陈创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无极云影像平台”,该平台在原有实现互联互通、数字影像调阅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使医生能够建立起患者的个人健康数据库,并且分析以往检查数据,让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医疗研判。

  陈创介绍,对于患者来说,与传统“大袋子+塑料胶片”模式不同的是,“无极云影像平台”生成的云胶片不依赖于胶片介质,它是通过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输,将医学影像信息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的电子胶片,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查看自己的影像资料,免去排队等候打印实体胶片的困扰。

  在展会项目路演现场,高维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旭带来“高维生物学与AI药物设计赋能药物靶点发现平台”的项目分享。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可以创建合成数据来模拟各种生物场景,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够探索和分析更广泛可能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靶点识别,可以更好地找到易成药靶点。

  除了服务医生和医药研发,《证券日报》记者在此次展会上还见到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结合服务医疗场景。如品格智造生命科学研发有限公司的超柔性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AI识别技术进行定位识别抓取,灵活实现了耗材区和样本区的扩容。

  上海飞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飞瀑无创体检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的多模态高维数据,使用飞瀑自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计算生物学和人脸深度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进行联合预测,能够实现对个体的皮肤、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快速实时量化检测。

  从最初的医生问诊助手,到现如今医学影像诊断辅助、药物发现、医学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动智能医疗发展,人工智能与医疗医药领域深入结合将为医疗服务提升和高效医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郭冀川)

评论 0
2025第四届中国智能装卸产业暨西交智造科技博览会
打造全球性智能装卸行业最具专业的技术设备展示交易平台

0评论2025-01-2061

京港共绘同心圆,两地共享新未来 第二十七届京港洽谈会观察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京港共绘同心圆,两地共享新未来——第二十七届京港洽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尚昊、李春宇、郭宇靖   以“优势互补、共创繁荣”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暨投资香港推介大会21日在北京闭幕,800余名来自京港两地政府机构、国际商协会、领军企业和工商界知名人士参会。   会议期间,“投资香港”“投资北京”等主题推介活动引

0评论2024-09-23112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
  新华网合肥9月20日电(李东标)9月20日,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本届大会除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外,还将举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权威发布、成果展示等活动,共达成合作项目718个,总投资近3700亿元。  据了解,本届大会具有会议规格高、国际影响大、成就展示新、活动摆设精、项目对接实等特点。围绕推进智能制造、促进制

0评论2024-09-23337

第26届高交会11月在深圳举行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余家企业将参展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闻坤)记者昨日获悉,第26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将于11月14日-16日在深圳举行。本届高交会展览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展。  本届展会共设置国际科技展、未来科技展、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科技巨头产业链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展、电子信息与大数据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低

0评论2024-05-2860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丰硕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丰硕  多方热议推动数据开发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 本报记者 连润 王舒嫄  一系列数字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发布,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数字经济、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等13个分论坛成功举办,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成为刚刚闭幕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显著特点。  峰会举办期间,相关专家表示,建设数字中国,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

0评论2024-05-27100

中国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后这场国际展会释放重要信号
   5月2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拍摄的西洽会会场外景。新华社记者 张子彧 摄   新华社重庆5月23日电(记者赵宇飞、伍鲲鹏)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后,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的国际展会——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3日在重庆开幕,释放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合作的强烈信号。   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7个省区市的1700余家企业等国内外商协

0评论2024-05-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