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展会资讯首页 展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贸易展会防骗手册

2020-06-02 17:48IP属地 广东佛山920

  骗展的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展会广告中故意夸大自己的组织能力,展会招展书还附有很多权威支持媒体的名单,其实主办单位和所指列的权威媒体根本就没有合作关系。更多的展览主办方还抓住参展企业急于推广品牌的心理,常常在其招展材料中吹嘘买家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的吹嘘有非常多的下游客户参观。但是到了展会上,参展企业看到的情况是一片冷清,想找几个真正的专业观众都很难。

  另一种情况是,只在展会招展上花很多工夫,而在组织上非常失败,参观的观众少得可怜,场面冷清惨淡。决定一个展会是否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招展,还要组织好前来参观的下游企业,要有行业背景作基础和社会责任感。展会品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以为行业服务为目的,如果撇开为行业服务,单纯为了赚钱,其展会质量和信誉都很难保证,以至于出现某些地方展会只举办了一两届就夭折的现象,也导致了展会市场的混乱。

  事实上,大多数骗展的行为都不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很多展览公司一开始还是想把展会做好,但在组织项目运作过程中,由于展览招商情况不理想,原定的规模达不到,不能收回前期投入的费用,主办方没有勇气承担损失,只好“骗之大吉”。这类情况在骗展事件中占了绝大部分。所以每一次展会都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欲参展的企业都要警惕。

  面对如此多的陷阱,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战略选择参加一些展会。比如服装产业是当地新兴的产业,服装机械的需求量就大,市场也就活跃,参加这些地方的展会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骗展对展览业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一种威胁。由于我国目前的会展业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这无疑也给一些人可乘之机。也有行业人士分析,展会数量过多,主要是因为没有人来规范。地方展会还需要进一步的成熟,如果名牌展会多一些,参展企业参与的目标明确,就不容易受诱惑。而为了避免上当,作为参展企业要了解主办方的情况,不要通过其宣传材料上的电话查询,要通过当地行业协会,或者自己直接咨询这个公司。而在选择展会时,尽量选择不是首次举办的,而要选择已经举办过几届的,这些展会多数有稳定的展期、稳定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其可信度和可靠性相对会大一些。

  骗子靠哪几招“吃遍”天下?牛皮”加“拳头”,伤透参展商的心

  记者接连采访了数起骗展案,又与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发现骗展术归结起来也就是那几招。

  伎俩一:扯虎皮当大旗。许多骗展者在组织展会时最喜欢将“中国”挂在展会名称的最前面,以示国家级;不能用“中国”,就用国务院某部委办或者“广东省”、“广州市”等等,以增加官办色彩。然而,国家早有明文规定,挂“中国”字头的必须由国家商务部审核批准;挂“国际”字头的要有相关资质的展览公司才能承办。记者调查了几个在广州举办的“国字头”展会,竟发现它们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伎俩二:挂羊头卖狗肉。骗展者摸准了许多技术性较强的企业喜欢参加专业展会,于是投其所好,分别设计了多种专业性专题展会向企业发出参展邀请。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了解到招展商的真实目的,于是稀里糊涂签了参展合同,交了款。可到会场一看,所谓的专业展会却是一个“大杂烩”。前几天,广交会旧馆举行的一个所谓行业展,承办者分别向五六个大行业里的小行业发出了六个版本的招商邀请。参展商们直到开幕当天才知道,号称五六百个企业参加的展会,实际才来了不到一百家;参展商将手里的合同一对照,发现招展商竟用了五六个展会的名称骗他们来参展。

  伎俩三:偷换概念,投机取巧。在今年秋交会期间,一些骗展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租用了租金较低的场地。但为了骗外地参展商,就在地理概念上大做文章,拼命往广交会会馆上靠。举办展会的场所离在琶洲举行广交会二期的广州会展中心少说有20多分钟的车程,可“巧”用了珠江概念,说隔江相望、一江之隔,等等;还吹嘘“乘坐展会提供的专用巴士行经华南快速干线只需5分钟”等等,参展商来了以后才知受骗。

  伎俩四:打肿脸充胖子。明明不具备组织承办高级别、大型会展的资质和能力,却将自己包装得非常权威、阵容鼎盛。这种展览公司临时招聘几个业务员,在豪华宾馆租用一个房间和几条电话线路,再好一点的租一台传真机和电脑,就向全国各地行骗了;有的还在工商局登记领了执照,还开了网站,发布一些编造的新闻,给企业一种正规的假象。其实这些骗展班子是“放长线、钓大鱼”,花点钱包装一下自己,以图引来更大的企业参展,骗取更多的展费。

  伎俩五: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一些招展商和组展商在会展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已是老江湖,历练出一套对付参展商的经验:先花言巧语将你骗来,看到有人不满意,口头答应你退款,但就是拖着不办,一会儿请你吃饭,一会儿又许以空头支票。如果参展商再不识相,就开始威胁、骚扰;并雇请大批保安维持会场秩序,如果见有哪位参展商带头聚众抗议,就叫保安大打出手,让你“吃罚酒”。而这些外地参展商只好自认倒霉。

 

评论 0
常见骗展陷阱识别
介绍有关常见骗展陷阱识别的内容,常见骗展陷阱识别参展技巧 2月25日讯,骗展的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广告中夸大自己的组织能力,招展书后头还附有很多权威支持

0评论2022-09-2347

参加国际贸易展会如何防止骗展?
介绍有关参加国际贸易展会如何防止骗展?的内容,  骗展的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广告中夸大自己的组织能力,招展书后头还附有很多权威支持媒体的名录,但是绝大多

0评论2022-08-3146

掌握骗展特点 根除骗展现象
介绍有关掌握骗展特点 根除骗展现象的内容,  对于中国会展业可总结的东西很多,其中近年来屡屡揭露出来的骗展现象也许仅仅是冰山一角,尽管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其影响

0评论2022-08-3140

展会中参展企业常见错误汇总
  近几年,随着各行业的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会展行业也不例外,展览业内各种骗展招数尽显。为了进一步保护广大参展商、参展企业的利益,防止有些参展商、参展企业被骗,我们总结出以下7条参展商、参展企业

0评论2022-03-2578

“草台班子”骗钱到手就开溜 老参展商怒揭骗展内幕
许多被认为有骗展行为的展览公司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他们的公司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也有注册资金和法人代表,但实际上只有一个人。一个人怎么开展业务?“这好办,临时到劳务市场招聘一班人就行了。”这样的展览公司对企业、行业的情况不甚了解,对展会的专业知识也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由于只给招展人员很少的底薪,主要靠业务提成激励他们多拉展费,这就逼着业务员向参展商随意许诺,开空头支票,反正他们拿到提成后就走人,不用承担责任。所以,可能展览公司并没有恶意欺骗参展商,但参展商一旦发现货不对板,当然是找展览公司的茬儿。

0评论2020-06-02129

“骗展”扫描:坚持骗到最后一刻
 对于愈演愈烈的“骗展”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巨额利润的驱动,使会展业快速臌胀,特别是展览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以后,一些并不具备办展资质的民营和私人公司蜂拥而至,然而,由于影响力和信任度的欠缺,一些展会组展公司的招展能力明显不足。

0评论2020-06-0291

展会"涉假"现象解析
展会作为树立形象、推广品牌、展示实力的舞台,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专家认为,我国会展业尚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由此而带来的展会“涉假”问题较为突出。

0评论2020-06-02115

先防骗再细选 企业选会参展攻略
 据统计,近年国内每年举办的上规模的展会达2700多个以上,题材重复、展会撞车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近期曝出的几大骗展事件,令企业在选择展会时叫苦不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企业在选择展会时对以下几个方面应格外留意。

0评论2020-06-02105